找到相关内容123篇,用时2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楞伽禅的“藉教悟宗”思想研究

    清净心体、本性清净的。问题在于,慧能的这种思想所凭藉的理论基础及其精神实质,是与楞伽禅师的观点有差别的。其主要一点是各自的重心不同。前者更注重从人的自心之迷悟去言心性本净,即重的把握,而后者则注重...圆融不二去阐明心性本净之理。其思维的重心已开始转向的人心,但他们只是在立足《楞伽经》教理的前提下而做了某种改造性工作。而道信在藉《楞伽经》的同时,又另藉以空为旨的《文殊说般若经》,其本身就反映出他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72243196.html
  • “唯识无”初探

    涉及唯识各宗派思想的争论,也不去分别其理论的优劣高下,只是在“一乘法”的唯识学基础上谈一点个人的浅见,以见教于诸大德与方家。   “唯识无”:但有识,无诸外境  佛教一般都认为,我人所称的人生、...,自带被认识的对象以为所缘,这种被认识的对象,似外实境而实非外境。所以,“唯识无”是指无识外之实境,并不是没有识自变之似境。“没有外境,并不是否定的完全没有,不过是没有实体,而不离识的假有罢了。”...

    徐湘霖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14565081.html
  • 请学习如何回应习性

    人和事(外境)与情绪和感受()学习,无论身处公司、家庭或闹市都可以是训练的时刻,视过往为导师,现在为明镜,未来为朋友,如实认识对一切事情的预期、模型、情绪反应、敌意、不满均由心生,亦可从心灭,认识实际的情况,然后学习无加号无减号地回应与处理事情。   跟随这些建议与提示,便可运用生活中的任何外境与作为禅修对象,培育觉知 (awareness) 耐性 (patience) 回应 (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92054799.html
  • 从唯识认识论看现象学的意向性构成理论

    分种而变现的,这是诸识直接所变所缘的境相,名“亲所缘缘”。亲所缘缘,在能缘心上悉皆具有,离能缘必不生现行,且见相同种,能所相待而立。另一类是,有时能识的主体生起时还要仗“本质客境”,才能变起为...本质相分,而能牵引所虑托,为疏所缘缘。一切我人之间,彼此之间皆以其第八识所变所缘之,互为本质相分,互为疏缘,可以互相利益,而相互之间感情亦得以互通,思想得以交流,知识技术得以授受。所以,一切人我...

    徐湘霖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44961710.html
  • 生命潜能的发挥与超越(二)——身心健康的理论与实际

    受到外界干扰,使能量都浪费在见闻嗅尝触无谓的争议与分别上,我们的潜能就逐渐消失了,就像海面上有很多脏东西,怎能看到自己的潜能呢?因此,我们的心要开始练习专注一。此可以是外境,也可以是,比如说呼吸就属。专注在呼吸的出入,一方面可以调气,一方面可使自己的心不散乱。而专注外境,可举看一幅画、看佛像、神像或十字架为例。这些外境可成为你心不散乱的依靠,这很有帮助。为什么身心健康需要有一个宗教信仰...

    郑振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33364709.html
  • 金融海啸灾难中,心灵环保的重要性:兼谈以慈悲智慧面对危机

    无须怨叹失志;用智慧去因应;“恶缘足以消业障”,藉此自省,坚毅信心,重新出发。理解这些,相信对大家就不再那么的惶惶不可终日了。  4.2 悲智共造善因缘  凡夫俗子活在娑婆世间,没有一个人能不受境外缘的驱动和影响。圣严心环法则对人的可以起到很好的对治作用。但常常受制于外缘;有时不调和,有时起冲突。金融海啸迄今,造成许多劳动阶级的失业,雇主的破产;演变成劳资双方的对立和彼此的伤害;扭曲了...

    刘心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35170199.html
  • 唯识甄微

    似者,非似外境之谓也。似既非似外境,即无外境可得而似之,则转似者,转变而宛尔有境现也,故称之曰。梦中宛尔见有山河大地,梦者不知其变现之由于自心而执取驰求之,是为似外,似外非外,实即由见变为,...唯有三义, “不离”、“特殊”及与“唯独”,而“唯独”为根本,“不离”,“特殊”皆其筌蹄。或者乃谓一切法不离识故,说识名唯;非谓唯有识故,方置唯言。又谓:识能了,力用特殊说识名唯,非唯独义(考韩清净...

    巨赞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0103784368.html
  • 陈那、法称的现量说与布伦塔诺的表象论

    意义上加以限定,比如说,因此就形成了更加具有共法意义的学说。   三、识中影像与心理现象   之远近的映像只是构成自相的所缘缘的条件,而这个条件必须在更深的层面形成一种存在的性质才能构成自相,那么...之远近与物理现象   布伦塔诺指出,为了体证上帝存在的真实性,首先要避免认识上的误区,就需要区分物理现象与心理现象。   何为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呢?布伦塔诺指出:“每一呈现在感觉和想象中的表象(...

    许为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1541038318.html
  • 宋代士大夫论菩提达摩

    倭僧奉贡,迄南渡不复见,仅纪其国舟飘至数事。至嘉泰三年以后遂絶不复书。此序作于淳佑戊申,称其去国六年,一日东归,计其来日当在淳佑三年,殆求法东来非充贡使,故史不得而载之,非漏略也。”7道璨借用古泉水,...之曹。龙合猥附,不夷其髙。传告咸陈,惟道之褒。生而性善,在物而具。荒流奔轶,乃万其趣。匪思愈乱,匪觉滋误。由师鉴,咸获于素。不植乎根,不耘乎苗。中一外融,有粹孔昭。在帝中宗,骋言于朝。阴翊王度,俾人...

    黄夏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03446623.html
  • 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以后的禅宗研究

    哲学史的角度简述了禅宗。认为禅宗从达摩禅到慧能禅,经历了一个由外境到,由心注一到心境泯然的演变发展过程。般若实相说与楞伽心性的融摄是达摩系禅学思想的基本特点。禅宗的理论核心上是人的解脱问题,从中...一种文化热的具体表现之一。 三、禅宗自大唐时就已经开始向域外传布,到了有明一代,禅宗已经成为东亚佛教文化圈最有势力和最有影响的宗教之一,曾经影响了包括越南在内的大乘佛教文化圈的诸国。近代以后,...

    黄夏年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3746918.html